欢迎访问 文化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舆情 > 正文

可爱的朋友——用艺术保护野生动物在行动

时间:2020-06-03 作者: 来源:

TIM截图20200603160105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引发代表委员热议,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的意见和建议就已启动。疫情之下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究竟怎么改?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从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的视角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建议,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除水生野生动物不做修改外,陆生动物建议扩至全部品种。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明确,除医疗用途外,禁止个人和饭店、酒店、茶楼等餐饮机构购买和食用任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全面取缔野生动物经营集贸市场;禁止私自藏匿、家养饲养野生动物。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百浩律师事务所主任黎霞建议,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名称修改为“野生动物管理法”,充分总结此前众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教训,增加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内容,并将这一立法目的、原则贯彻在整个修法过程中。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修改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应当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做出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定,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蔡学恩建议,对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的罚款幅度提高为野生动物价值及其制品的五倍以上十倍以下,适当提升处罚力度等。

  毫无疑问,在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上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是政府部门当前和未来的工作重点。但如何才能让这些法规、理念潜移默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艺术,显然是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们通过书画语言和镜头语言,为野生动物发声,从不同视角展现那些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和自然生态奇观,讲述野生动物保护的故事,不仅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且彰显了全社会参与保护野生动物、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的信心和决心。

  只有在全社会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氛围和共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才能真正享有美好生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